為慶祝建黨100周年,進一步落實“學黨史、悟思想、辦實事、開新局”的學習要求,堅定全體黨員干部理想信念,充分發揮科技干部服務師生的作用,5月15日、16日,科技處黨支部和農研院黨支部全體黨員奔赴延安,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專題研學活動。全體黨員參觀了瓦窯堡、抗日軍政大學、鳳凰山、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、炮兵學院等革命舊址,并在“四·八”烈士陵園祭奠革命烈士。活動中,全體黨員集中學習了《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》,觀看《理想照耀中國》等紅色歷史影片,組織以“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”為主要內容的黨課學習和集中研討活動。


追尋革命足跡,學習黨的歷史。黨員們跟隨革命發源的足跡,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的光輝歷史。在瓦窯堡革命舊址,大家來到召開瓦窯堡會議的那孔窯洞,全體黨員在毛主席銅像前莊嚴宣誓,重溫入黨誓詞。在鳳凰山革命舊址,參觀毛澤東等領導人的故居和中共中央辦公舊址,重溫毛澤東同志經典著作。在南泥灣黨徽廣場前,重溫《共產黨宣言》,在《南泥灣》的歌聲中感受火熱年代。之后,全體黨員參觀大生產運動舊址、炮兵學校舊址,走過先輩們開墾下的水稻田,深深感受到了革命時期黨員自力更生,奮發圖強的精神。在“四·八”烈士陵園內,全體黨員祭掃烈士陵墓,敬獻花籃,深刻緬懷王若飛、秦邦憲、鄧發、葉挺等在1946年4月8日因飛機失事而遇難的革命烈士。

領悟革命思想,弘揚延安精神。研學途中,開展了以“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”為主要內容的黨課學習和集中研討。楊軍同志和陳雪峰同志帶領學習黨的有關知識,白清平同志和徐衛濤同志結合自身研究方向,對瓦窯堡會議的歷史地位,偉大作用予以闡述,通過挖掘史實,詳細介紹了張聞天、林伯渠等革命先烈的重要事跡,敘述延安時期的革命發展脈絡。全體黨員在鳳凰山革命舊址學習了在此誕生的《實踐論》《矛盾論》《論持久戰》《反對自由主義》等著作,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、毛澤東思想的理解。
深化學習成果,奮力開拓新局。此次研學實踐活動,是落實黨史學習目標任務的重要途徑之一。近期科技處黨支部還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活動。5月11日,支部書記楊軍同志為支部全體黨員講了題為“中國共產黨的成立-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”的黨課,他從“一大”的背景、“一大”的議題、“一大”的意義等幾個方面展開講述,并將我黨創業的艱辛歷程和當前科技處工作相結合,強調要敢于面對問題和困難,以改革創新的氣魄,推進學校各項科技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績。
(核稿:楊軍 編輯:郭姍姍 學生編輯:劉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