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9日,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“踐志愿初心,顯戰疫擔當”2020年暑假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交流暨抗疫志愿服務表彰會議。學院黨委副書記張乾隆,團委副書記王薇薇、沈璇博、馬向東,2020級輔導員王琳穎,校院青年志愿者服務團學生負責人以及2019級、2020級全體學生參加大會。

會議邀請了被共青團中央、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授予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務先進個人”稱號的經管學院魏瑤瑤同學分享在疫情期間的志愿服務經歷,在場同學備受鼓舞。學院為優秀志愿者頒發“抗疫后盾獎”,以此表彰疫情期間的優秀志愿者,凝聚眾志成城、共克時艱的青春正能量。疫情期間輕工學院以習近平總書記“堅定信心、同舟共濟、科學防治、精準施策”總要求為主線,依托以阿里巴巴3小時公益平臺為代表的新媒體平臺線上弘揚志愿精神,讓志愿服務“活起來”。疫情期間累計開展20余項志愿活動,參與人數達873人,志愿服務時長累計達945小時,活動受到CCTV公益之聲平臺的報道,宣傳影響約3萬余人。

會議還邀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、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優秀社會實踐團,與輕工學院兩支實踐團一起分享社會實踐成果經驗,展現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,鼓勵全體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國情,接受教育,把青春夢想融入到祖國的發展建設中去。隨后,參會老師也為輕工學院2020暑期“三下鄉”社會實踐優秀個人及團隊頒發“晨輝社會實踐獎學金”。2020年,輕工學院堅持“全員化、專業化、銜接第一課堂”的社會實踐指導思想,積極探索疫情防控下社會實踐新模式,探索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、與就業創業、與國家政策結合的內涵發展新思路。2020年輕工學院共740人參加社會實踐,個人及團隊在校級評比中獲得良好的成績。其中,“探秦嶺北麓,護大秦之水”實踐團隊獲得校級二等獎。該項目是團省委唯一支持的陜科大2020年高校生態環保社團聯盟秦嶺生態考察項目,也是阿里巴巴、中華環保基金會支持的陜科大環保公益項目。

輕工學院將繼續挖掘具有輕工特色的實踐要素,堅持實踐育人,培育青年志愿文化和實踐新風尚。
(核稿:張乾隆 編輯:雷超 學生編輯:韓秉辰)